偶氮(AZO)染料就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(AZO)基-N=N-的染料,根据偶氮(AZO)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偶氮(AZO)、双偶氮(AZO)染料和多偶氮(AZO)染料。目前市场上70%左右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(AZO)结构为基础的,广泛应用的直接染料、酸性染料、活性染料、金属络合染料、分散染料、阳离子染料及缩聚染料等,都含有偶氮(AZO)结构。
偶氮(AZO)染料的致癌问题
世纪30年代,日本人YoshiDa发现溶剂黄可以引起老鼠的肝细胞癌变后,人们才意识到偶氮(AZO)染料及其中间体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。实际上,1905年德国卫生部门已经从染料品红、金胺和萘胺中确认了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。随着染料化工的高速发展,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,据不完全统计,到20世纪60年代,世界各国因从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胱癌的病例超过了3000例。
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,世界上主要的染料制造商自发地签订协议,停止在市场上销售联苯胺及以联苯胺为母体的偶氮(AZO)染料。德国政府在1958年成立了MAK委员会,并从此开始每年发布1份MAK表,其根据对人体致癌性的不同,分为不同的级别;并且指出用这些致癌芳香胺合成的偶氮(AZO)染料受到人体肠道中细菌以及偶氮(AZO)还原酶的作用而易于发生偶氮(AZO)还原裂解,重新释放出致癌芳香胺,从而产生致癌作用。
目前市场上大部分(约占60%)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(AZO)化学为基础的。所谓致癌性问题,是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某些偶氮(AZO)染料中可还原出的芳香胺对人体或动物有潜在的致癌性。纺织品上的偶氮(AZO)染料在与皮肤的长期接触中,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,特别是在染色牢度不佳时,会从纺织品上转移到人的皮肤上,经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,在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还原,并释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,这些芳香胺被人体皮肤吸收后,在体内通过代谢作用而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(DNA)发生变化,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,具有潜在的致癌致敏性。